【茶區】新北茶區

三峽茶區

新北茶區可說是台灣最早的茶發源地

早在200前約1820年清朝時期

柯朝氏帶著福建武夷茶籽種植於北部 主要茶種為武夷茶 

也仿照武夷之製茶工藝製茶 稱「番庄烏龍茶」

 

約1866年時陶德(英)自福建帶回青心種的茶苗

種植於北部 改用青心種製作番庄烏龍茶

以「Formosa Oolong Tea」為名外銷美國

 

約同時期 福建小種工夫紅茶的製作技術引入台灣

茶農開始利用小葉種的茶樹 小量製作紅茶

此時期威廉傑克森(英)發明傑克森揉捻機

專用於紅茶的揉捻

 

包種茶的約在180年前福建安溪人王義程所研製

使用方紙放茶四兩的四方包做為成茶包裝

 

約1881年(清光緒)由福建移民於大稻埕開設「源隆號」

將薰花包種技術及製茶師帶入台灣北部

此時的包種茶為大陸製茶 台灣薰花 遠近馳名  

以台北七星區及文山區最盛行

 

至1920年代 福建安溪人王水錦與魏靜時開始教導全省茶農製作包種茶

包種茶由薰花進入不薰花的階段

王水錦發明不薰花、重發酵、紅水、熟香、甜尾包種製法

魏靜時發明輕發酵、清香型的包種製法

張迺妙仿安溪鐵觀音之製法 

於清明時節製「綠包種」 穀雨前製「紅包種」

 

此時包種茶外銷南洋 有鑑定品質

分別為堆外茶、葫蘆堆茶、番二堆茶、天堆茶與標準茶

堆外茶的等級為最高

 

至日據時代茶樹栽培與日俱增 加上日本政府大力推廣 

三峽茶因此聞名全島 

光復後 逐漸引進中國龍井茶及碧螺春綠茶製法

並以台灣特有的青心柑仔茶樹 配合氣候條件加以改良

推出後大受歡迎 龍井茶及碧螺春綠茶現已成為三峽最具代表性的農產

 

新北三大茶區

坪林茶區 以包種茶最有名 文山包種茶
三峽茶區 以綠茶最有名 三峽碧螺春 三峽龍井
木柵茶區 以鐵觀音最有名 木柵鐵觀音

 

文山茶區(坪林)

海拔高度:200-700公尺

新北市坪林區地廣人稀、多丘陵山岳 全年降雨均勻

水氣豐足 位於翡翠水庫集水區 土壤肥沃

且擁有得天獨厚寒冷濕潤的氣候等條件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

故坪林有『茶的故鄉』之稱

坪林地區所產的茶葉名稱為『文山包種茶』

台灣包種茶產業200年前由基隆河上游的瑞芳魚坑落地生根開始

但隨著公路網開發及都市化 加上其他產業的排擠結果

各產茶鄉鎮逐漸退出茶葉的經營 

只剩下坪林仍有80%以上人口從事與茶葉有關的產業

坪林在台灣茶葉的發展史上有其象徵及代表性的地位

素有「南烏龍、北包種」的美譽。

 

『文山』一名是指早期台灣北部文山區域(非現今台北市文山區)

即現今之坪林、新店、深坑、石碇、平溪、汐止、南港等一帶地區

文山包種茶即為文山地區所生產的半發酵條形茶

『清茶』為包種茶之俗稱 但此清非彼青 易被混淆

包種茶現大多指發酵較輕的條形烏龍茶

 

三峽茶區

位於新北市西南方 連接文山茶區 與新店、土城、樹林、鶯歌、大溪相毗鄰

由於三峽茶區分佈在安坑、竹崙、插角極有木等里

山上雲霧濛密 氣候涼爽 土質良好 極適合茶樹生長,

當地農民開墾種茶已有200餘年歷史 種植面積約980公頃

茶樹品種以青心柑種為大宗 用於製作龍井茶 約佔三峽茶總產量7成。

種植以青心烏龍、青心大冇主 另外尚有台茶12號、13號及14號等優良品種

分別製造包種茶、龍井茶、碧螺春及東方美人茶等

 

民國八十年縣長尤清巡訪三峽茶區 品嚐當地茗茶 頗為讚賞

擷取「從海濱到到山頂 人人飲茶保健康」的意義 

將三峽茶區所生產的茶葉命名為「海山茶」

事實上海山茶包括三峽茶區當地所生產的「包種茶」、「龍井茶」及「碧螺春綠茶」等

海山茶另一說為 

日治時期的樹林、板橋、土城、三峽與鶯歌…等地 通稱為海山郡 因而稱為「海山茶」

 

石門茶區

位於新北市石門區 當地盛產鐵觀音茶 石門茶區是台灣唯二 同時也是最大的鐵觀音產區

當地鐵觀音種植面積130公頃 每年產量約六萬公斤 

在台灣相當受歡迎 同時也銷往日本、美國等海外市場

 

石門地區雖位於濱海地區 但屬背風側 因此種植茶葉成效良好 

在民國八年時引進「硬枝紅心」茶種製作包種茶 

但由於硬枝紅心枝幹結實、萌芽較少 包種茶較無競爭力

70年時配合茶葉改良場 引進鐵觀音製法 並依當地氣候調整製法

做出來的石門鐵觀音茶茶湯醇厚甘潤且帶有弱果酸香味 很受消費者喜愛 

至今 石門區已經是台灣最大地鐵觀音茶產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